你家要是堆了一堆旧家电、不用的家具,是不是看着闹心还占地方?最后总得挑个时间打包处理了,省得占着空间还落灰。其实银行也一样,手里也有不少 “没人要的破烂”—— 就是那些收不回来的贷款、抵债的旧厂房之类的 “不良资产”。这些东西搁手里越久越不值钱,还拖累银行干活,所以银行也得搞 “断舍离”,这就是咱们常说的 “不良资产批量转让”。
但银行 “卖破烂” 可比咱们家里处理旧东西讲究多了,不是随便装个袋子就卖。咱先把最基本的三个概念掰扯清楚,不然听着就像听天书。
第一个是 “批量转让” 到底是啥?简单说,就是银行得凑够 “10 件以上” 才卖 —— 要么是 10 家欠钱的公司,要么是 10 项抵债的资产(比如 10 套抵押的房子),少一件都不算 “批量”。而且卖的时候不只是把这些 “破烂” 给人,连跟这些资产相关的权利、义务也一起给了,就像你卖旧房子,不光给钥匙,还得把房产证过户,以后房子的事儿就跟你没关系了。
第二个是 “谁能买银行的这些‘破烂’”?不是随便谁都能买,得是专门干这个的 “行家”—— 也就是 “资产管理公司”。你想啊,收破烂也得懂行,不然收一堆没用的更亏。这些公司得满足硬条件:干这行至少 5 年,家里得有至少 100 亿的本钱,还得有国家发的 “许可证”,要么就是地方政府特别允许的,不然没资格接银行的活儿。
第三个是 “银行里谁能说了算卖这些东西”?不是随便一个银行网点就能拍板,得是银行的 “大部门”—— 总行或者省一级的分行(比如 XX 银行北京分行、上海分行),像咱们家附近的支行,连提这个事儿的资格都没有,这就跟家里大事得爸妈做主,孩子说了不算一个理儿。
再说银行卖这些 “破烂” 的规矩,跟咱们做人得守底线一样,银行也有四条不能破的规矩,破了就得出事儿。
第一条是 “得守规矩”。国家说哪些能卖、哪些不能卖,银行就得照着做,不能自己瞎来。比如国家明确说 “个人贷款(像你的房贷、车贷)不能批量卖”,银行就绝对不能把这些贷款打包卖了,不然就是违规,要被处罚的,这就像咱们不能闯红灯,闯了就得挨罚。
第二条是 “得公开透明”。不能偷偷摸摸卖,得让大家都知道。比如银行要卖一批不良资产,得把这些资产的情况、大概值多少钱都说明白,最好用招标、拍卖的方式,谁出价合理、有能力就卖给谁,不能私下里跟人串通好低价卖,不然就像卖东西缺斤短两,坏了名声还违法。
第三条是 “得挑最好的买家”。不能随便找个人就卖了,得让想买的人互相竞争,选最靠谱的。比如好几家资产管理公司都想买,那就让他们竞价,谁条件好、给的价合适就给谁,就像你卖东西,肯定想卖给给价高、不墨迹的人。
第四条是 “得尽量多赚钱”。银行卖这些 “破烂”,肯定想少亏点、多收回点钱。比如选一次性付款还是分期付款,跟帮忙评估的中介砍砍价,都是为了能多收回点钱,不做亏本的买卖,这跟咱们卖旧东西想多卖俩钱一个心思。
这里面还有个关键的 “能卖” 和 “不能卖” 的红线,银行可不敢乱踩。
能卖的 “破烂” 有四类:一是银行已经认定收不回多少的贷款(比如企业欠了钱,好几年都还不上的);二是银行已经从账上消掉,但其实还能试着追回来的钱;三是企业还不上钱,抵给银行的房子、设备;四是其他没啥用、留着也占地方的不良资产。
但有六类东西,银行再想卖也不能卖,不然就是找事儿:一是欠银行钱的是国家机关(比如某政府部门),或者给这些机关担保的;二是欠账的企业已经被国家列入 “破产计划”,要被关掉的;三是跟国家安全有关的资产(比如军工企业的抵押资产);四是个人贷款(你的房贷、车贷、信用卡欠款都算);五是当初签的合同里明确说 “不能转让” 的资产;六是国家法律不让卖的其他东西。
再说说银行卖这些 “破烂” 的流程,一步都不能少,跟咱们办婚礼得按步骤来一样,乱了就麻烦了。
首先得 “整理打包”:银行先把要卖的不良资产分类,看看哪些是自己处理不了的、哪些是放着也没用的,凑够 10 件以上打包。
然后得 “成立专门的小组”:省一级的分行得找个领导当组长,再让管贷款、管风险、懂法律、管财务的人一起参与,专门负责这事,就像家里办大事得找几个靠谱的亲戚一起商量。
接着得 “请示上级”:省一级的分行要先跟总行打报告,说清楚要卖啥、怎么卖,总行同意了才能干;总行要卖的话,得跟银行大领导请示,同意了才敢动。
如果资产太复杂,银行还得 “找帮手”:比如请专门评估资产值多少钱的机构、请律师帮忙看有没有法律风险,但这些帮手得签 “保密协议”,不能把银行的家底随便说出去。
之后银行得 “仔细查这些资产”:要么自己查,要么让请的帮手查,不光看资料,还得去现场看(比如抵押的厂房到底怎么样),而且得抽查至少 80% 的资产,确保这些资产的情况是真的,就像你买二手东西得仔细检查一样。
查完了就得 “算值多少钱”:根据查的结果,算出这些资产整体值多少钱,每一件单独值多少钱,心里有个底,卖的时候才不会亏太多。
然后制定 “怎么卖的方案”:把资产情况、查的结果、值多少钱、怎么卖、买家要满足啥条件都写清楚,像咱们出门旅游得做攻略一样。
接着 “找想买的人”:银行会发公告或者邀请函,告诉那些有资格的资产管理公司 “我要卖这些东西了,想来买的赶紧报名”。如果只有一家公司符合条件,那就跟这家公司商量着卖;如果有好几家,就用招标、拍卖的方式。
之后得让 “想买的人也查查”:银行得把资产的资料给这些公司看,让他们也去现场查,人家看清楚了才会出价,就像你买二手东西得让你验一样。
方案还得 “内部再审批”:银行内部得再开会审核这个卖的方案,没问题了才能继续。
然后 “确定卖给谁”:根据招标、拍卖的结果,选最合适的买家,而且得提前告诉这些想买的公司 “我是怎么选买家的”,不能临时变卦。
接下来 “签合同”:把买卖的细节都写在合同里,比如多少钱、啥时候给钱、啥时候交资产、违约了怎么办,签了字就生效了。
买家得 “给钱”:一般得一次性把钱给银行,实在要分期,第一次至少得给 30%,而且没给完所有钱之前,银行不会把资产的权利给买家,就像你买东西没给钱,卖家不会把东西给你一样。
然后 “告诉欠账的人”:银行和买家得一起在大报纸上发公告,告诉那些欠银行钱的人、担保人 “你的债主已经换成这家资产管理公司了,以后要还钱给他们”,就像你换手机号了得告诉亲戚朋友一样。
之后 “交资料”:银行得把这些资产的原件资料(比如合同、房产证)给买家,自己留复印件,确保给的资料是真的、全的。
在 “交资料之前”,银行还得管好这些资产:不能因为要卖了就不管了,比如别让这些资产的法律时效过了(过了时效就没法追债了),如果因为银行没管好出了问题,得银行自己负责。

最后 “算账”:银行把卖这些资产的收入和原来的成本比一比,亏了的部分按规定处理,该交税的按规定交税,就像咱们月底得算算账一样。
当然,银行卖这些 “破烂” 也不是只有好处,也有麻烦。
好处是啥呢?一是 “能快点处理掉”,比一件一件卖快多了,银行能早点轻装上阵;二是 “能省点钱”,一件一件处理要交很多税费,批量卖能跟相关部门、中介砍砍价,还能少交税;三是 “能少亏点”,不良资产放得越久越不值钱,就像冰棍放久了会化,早点卖能多收回点钱。
麻烦也不少:一是 “不好定价”,定高了没人买,定低了又亏太多,就像你卖东西不知道定多少价合适;二是 “肯定会亏点”,这些资产本来就是 “破烂”,卖的时候肯定卖不到原来的价钱,而且卖出去之后,以后这些资产再值钱,也跟银行没关系了。
最后,银行还得防着 “出乱子”。
一是 “别违规操作”,得严格按国家规定来,不能卖的坚决不卖,该走的流程一步都不能少,不然要被处罚;二是 “别搞小动作”,不能跟欠账的人串通好,让他们不还钱,也不能偷偷藏资料、造假,这些都是违法的,一旦被发现,后果很严重。
其实银行卖这些不良资产,就像咱们处理家里的旧东西,不是 “甩锅”,而是为了把没用的东西处理掉,把精力放在更有用的事情上。你要是还有啥好奇的,比如那些买了不良资产的公司咋处理这些 “破烂”,评论区问就行~